新闻资讯

联系方式

  • 联系人:金诗闰
  • 服务热线:19521266069
  • 技术咨询:15221660092
  • 邮箱:charles.jin@zb-robot.com

结果碾压还是体面转型?安踏与李宁的两种生存逻辑

发布日期:2025-10-10    阅读:50    文章分类:行业资讯

当安踏以近3亿美元收购户外品牌狼爪,李宁以关闭51家门店换取坪效提升时,这两家国产体育巨头的竞争,早已不只是商业策略的比拼,更是南北两种文化基因的较量——福建的“草根狼性”与北京的“精英谨慎”,在品牌经营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与路径。

一、闽南基因:安踏的“并购狂飙”与结果导向

安踏根植于福建晋江,这片土地孕育了中国民营经济最具“拼劲”的商帮文化。“爱拼才会赢”不仅是口号,更是生存法则。由此催生的“利益共享、宗族抱团”传统,深刻影响了安踏的扩张逻辑:

1、并购不为情怀,只为增长。从FILA到亚玛芬,再到狼爪、MAIA ACTIVE,安踏的每一次出手都精准锁定市场红利。收购狼爪,瞄准的是户外赛道61%的增速;拿下MAIA ACTIVE,则是补强女性运动市场短板。子品牌收入贡献超六成,验证了这种“唯结果论”的有效性。

/2、家族式操盘,效率至上。丁氏家族成员分别执掌迪桑特、可隆等子品牌,背后是闽南商帮中常见的“宗族信任+业绩对赌”。每个品牌负责人背负明确的盈利指标,高压驱动之下,始祖鸟在被收购后四年营收翻五倍,狼爪也定下2026年中国市场破50亿的目标。

二、京派底色:李宁的“体面转型”与战略审慎

李宁诞生于北京体育大学,创始人李宁的“奥运英雄”与“政协委员”双重身份,赋予品牌浓厚的体制内气质——重形象、讲规则、规避风险:

1、宁慢不乱,保守求稳。关闭51家低效门店的决策,拖延三年才落地。相比安踏的果断,李宁更倾向于“渐进式调整”,不愿因大规模关店引发舆论波动。直到钱炜上任,才推动渠道从“铺量”转向“提质”,但此时安踏已凭借多品牌矩阵拉开身位。

2、符号先行,民族叙事优先。当安踏用FILA赚取现金流时,李宁持续强化“中国李宁”“敦煌元素”“新疆棉”等民族标签。尽管赢得口碑,但也面临性价比争议——一件卫衣定价1299元,高于核心客群消费力,导致库存周转天数明显高于安踏。

3、职业经理人文化下的决策迟缓。内部强调规范与专业,却也带来部门壁垒与沟通成本。在需要快速反应的市场上,李宁有时显得不够敏捷,与安踏“宁试错不放过”的风格形成对比。

三、双城交锋:谁能在奥运周期中突围?

两种文化逻辑,在即将到来的奥运赛场外展开新一轮较量:

1、安踏采取“群狼战术”,放弃主赞助权,转而通过迪桑特、可隆等子品牌分头签约国家队,精准卡位高净值小众运动人群。这是典型的闽南思维——“不在C位,也要分羹”。

2、李宁则选择“猛虎孤注”,独家押注奥运主赞助。这是京派风格的体现:要么垄断资源,要么不参与。风险在于,过度依赖单一IP,一旦出现产品争议或口碑波动,品牌形象可能受到冲击。

结语:两种路径,一场考验

安踏的狼性推动其高速扩张,却也面临家族治理与品牌整合的挑战;李宁的审慎守住了品牌调性,但也错失了不少市场机遇。奥运周期将成为一块试金石:

安踏能否在追求结果的同时,构建可持续的品牌生态?
李宁又能否将奥运势能,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销售增长?

南北两种文化,塑造了两种不同的商业性格。而市场,终将以业绩作出评判。

本文内容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
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!

上海智臂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专注鞋类自动化设备软件配套服务,让机器人更加简单!

目前旗下产品有:智能打粗轨迹编辑系统、智能喷胶轨迹编辑系统、轨迹数字化扫描工作站、边墙打粗工作站。(自动化软件系统、喷胶软件、刷胶系统)

服务热线:19521266069